少林(中州纪行:少林,少林)

admin 2024-04-12
“少林,少林,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;少林,少林,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……”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,香港电影《少林寺》,让少林寺、少林武术(少林功夫)蜚声海内外。电影讲述了隋朝末年,少年小虎为报父仇到少林寺拜师学艺,与少林棍僧勇救秦王李世民,一雪国恨家仇的故事。初次出道主演此片的帅哥李连杰,一举跻身国际大牌明星行列。 少林寺所在的嵩山为五岳之一。远古之时,人们认为天有四极,即分处于大地东西南北边缘的四座“峻极于天”的大山,称之“岳”;共工与祝融大战,败而怒触不周山至“四极废”,女娲断鳌足重立了四极。春秋以后,“五行说”盛行,天之“极”由四极变成了东西南北中五极,即五岳,以使天地更加稳固,嵩山即新晋“极”的中岳。嵩山虽然称“岳”稍晚,但地处天地之中的中土,名望不菲。 嵩岳是一座荟萃了儒释道三教的名山:自古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;峻极峰下坐落着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;是我国最早与佛教结缘的山岳之一。嵩山法王寺,五台山显通寺(大灵鹫寺),皆创建于佛教初入中原时的东汉永平年间。本来公认,洛阳白马寺为我国第一佛寺,有说白马寺当时是“官衙”或“国宾馆”,于是,法王寺与显通寺谁该拥有中原第一寺的桂冠,便起了争议。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少林寺建寺时间比法王寺晚,但“出身”尊贵,为北魏皇家寺院。北魏鲜卑族原是漠北游牧民族的一支,在“五胡乱华”、征战杀伐中崛起,统一了北方,建立了北魏政权。一个小民族如何统治中原,统驭大汉民族呢,靠佛。北魏将佛教奉为国教,极力推崇,大同云冈石窟、洛阳龙门石窟都是北魏的皇家寺窟。“皇家”这块金字招牌,让少林寺初创时便站在了一个别寺难以企及的高点。 少林寺居少室山下,寺前少溪河畔生长着茂密的竹林,因而得名“少林”。游少林寺,主要有三大看点,逛庙观古迹,塔林拜塔,看武术表演。少林寺坐北朝南,顺山势而建,七进院落呈阶梯状分布,建筑有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阁、方丈院、千佛殿、初祖庵等。民国中期,少林寺天王殿、大雄宝殿等千年古建被军阀石友三纵火焚毁,令人扼腕,好在今已修复。 少林寺在佛教界确立崇高地位,还因为佛教本身。南北朝时期,印度高僧菩提达摩自梁国北上少林,面壁九年,创立“禅宗”。禅宗是一种“明心见性,一切皆空”的修道禅法,是佛教界最大的宗派,嵩山少林寺因禅宗而名,被誉为禅宗祖廷,菩提达摩被誉为禅宗祖师。禅宗后来又分五支,“少林寺”遍布天南海北,目前除嵩山外,尚存的还有福清、泉州、莆田、蓟州等多座少林寺。 少林寺与武术结缘,始于建寺之初。少林寺是皇家寺院,田产众多,不仅登封当地有大片的良田,百里之外的洛阳城郊也有少林寺田产。家业大,少林寺便招募许多僧丁“看家护院”,保护寺产。隋末,天下大乱,寺院将那些年轻强健的僧丁组建成僧兵,专门研习武艺。僧兵一开始主要还是保护寺院,后来寺院僧兵也被裹挟进了战乱之中。僧兵故事最有名的是十三轮僧救秦王。 隋末战乱中,隋将王世充据洛阳,自立皇位,定国号"郑",封其侄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,叔侄二人终日杀伐,民不聊生。传说秦王李世民扮着郎中进入洛阳城探摸敌情,不幸被捕。少林寺得知消息,由上座僧善护率领智守、普胜、昙宗、明嵩、佛灭、志操等十三位棍僧,潜入洛阳内监禁地,救出秦王,并捕获了正在寻欢作乐的贼将王仁则。由此,少林棍成了少林武术的代名词。 少林寺因为这段辉煌的“历史”,在唐时便合法地拥有了僧兵,武术也日益精进。少林武术得以发扬光大千年传承,还在于武术与禅宗的结合。过去佛家参禅讲求禅定。禅定,以我们俗人粗浅的理解大概是心静身定,专注于参禅,而禅宗更重于悟而不只重于定,因此达摩面壁“禅定”,又“一苇渡江”(轻功),并著《易筋经》、《洗髓经》传世,将习练武术提升到了参禅的高度。 少林寺西约三百米处的山谷中有一片塔林,它南临少溪,背依龙虎岭,东接伏牛,西依当阳坡,林木葱郁,环境幽雅,这就是著名的少林塔林,也是中国最大的塔林,为少林历代高僧、住持方丈的墓寝。塔林现存各类佛塔二百多座,以明塔居多,尤其珍贵的是四十七座风格各异的元塔。电影《少林寺》中,一众武僧在塔林下舒展拳脚,挥舞棍棒,腾挪、翻滚、跳跃的武打场面,何等精彩。

少林(中州纪行:少林,少林)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